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給小懵懵的信~(15) 學習打坐

打坐的應用範疇十分廣,在氣功、瑜珈、禪修等地方都廣泛應用。據說,打坐是養生之道,可以令身心健康。因為當身體有毛病的時候,可以通過長期打坐養氣,有聞,氣不足血氣不通易生病,血氣通則精神健康。在練心方面,打坐可令心定下來,在香港這雜念煩多、生活緊張的地方,放慢腳步,與自己(內在的自己)~(即小懵懵) 好好溝通,好讓煩惱的事情,麻煩的問題得以解決或消除。


我們常嘆『世事無常』時表示的是消極,無能為力。好多人對這句的想法是人生好多野都唔到自己去掌握,所以我會順天命而行。
其實『世事無常』亦可以解作為意思就是說發生的事情都有其中的道理,每件事都有其中的因果。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無常』是指沒有一件事物本身具有特定的本質,因為每個人對該事物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食飯有益,有人則不是。有的人覺得梁振英特首可以幫助香港繁榮安定,有的人則覺得他會令香港自由受壓。有的人覺得陳x希咸濕成性,有的人則覺得他有型靚仔。所以會跟隨集體業力或個人觀感影響每件事件的看法。


因為事件表面是虛空的,我們好多時候看事件會有好多判斷。透過打坐,可以了解事件的實相。
對一般人來說,打坐看似十分簡單,只是坐下來像睡覺般吧。其實不然,要練好打坐功夫,少一分堅持+方法都不行。每個人所打坐的方法都不太一樣,有的數息,有的隨息,有的觀照。根據看書籍+上靈修課,我在研究中一個合乎的打坐方式作參考。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給小懵懵的信~(14) 工作與計劃


小懵懵,現在我又突然有感在工作的範疇上回到迷網中的我,因為我常跟人說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人生才有樂趣,人生才更充實。加上,我會常常欣賞那些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不管他們有無錢賺,活得開心自在。
曾記得一位長輩朋友說過:
做一份工作大多為3件事,
(1)    開心的工作環境
(2)    搵到滿意的金錢
(3)    有興趣的工作 (有前景)

突然覺醒自己是否迷失了,因為我現在的工作完全找不到這3樣條件,我諗小懵懵是時候睡醒了, 可能是我該轉換工作的時候了,讓我努力去找這3樣元素吧。

曾記得有本書說過:如果人生為金錢而活,人生就會變得奄奄一息。
所以我們更應去為自己的夢想而工作。其實人生已經一早定了你適合的工作(開心輕鬆工作)。只要我細心聽聽內在的小懵懵說我是誰?我是什麼人?想做什麼?
有答案後去大膽嘗試追夢,順天而行,日後一定成功。我好感恩身邊有人同我說我一定會成功,因此信心一定會增強,能量(包括無形的宇宙能量)會加強好多。

但太過隨意的我,加上常常堅持不足,所以不時做不到,有時會故態復萌。如遲到等好多壞習慣會不經意繼續下去。

太隨意便好好去計劃一下(或加上一個好的意圖):從每天的計劃,到一星期的計劃,到一個月的計劃,到一年的計劃。如計劃執好房間、每天打坐/修持、感恩或做一些日常事,慢慢就會累積成功指數。因為完成小計劃都係成功的一部分,那得到一定經驗值時,就可以升Level 了。

增強自由否定意志,就得把心定下來,在安靜時打坐,寫日記事,才會覺知到自己的問題,及時去解決問題。勇敢面對自己的好/壞習慣。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給小懵懵的信(13)~妄念 (清除)

小懵懵,最近又因為自己不小心弄傷了手指。都痛左幾天,而家好似慢慢的復原中,不那麼痛了。樂觀的說:『都好好彩,起碼無斷。』

有時我們會覺得 上班都不知為什麼好累,有時會心煩氣燥、易怒、大喜大悲,為什麼?原來是每天無意識被身邊的資訊通過我們五覺致很多妄念進入我們的心(潛意識)。妄念會影響個人習性、貪嗔痴、懶惰等習性。如果我們不知道有妄念的存在而被它誤以為事事都係外在影響而不是內在的反映,這就有可能自怨自艾、生活迫人了。

什麼是妄念呢?

在<<佛學大辭典>> 中 , 妄念:(術語)虛妄之心念也,凡夫貪著六塵境界之心也。

亦可參考 聖嚴法師 的《禪的世界

 念,有正念、有雜念;但不論正念或雜念,
從禪宗和禪修的立場來看,都是妄念

妄念之中,有你在用的方法念頭,名之為「正念」;
也有不是在用方法,而是打擾你、擾亂你的念頭,
名之為「雜念」。例如:不要想的事情偏偏在想;
不希望出現的念頭又不聽使喚地出現;
念頭混亂不統一。

而「正念」是統一的妄念,是用方法來用功,
念念「念佛」是正念,念念「數息」是正念,
念念在「參話頭」是正念,念念用「默照」也是正念;
所以念念不斷在方法上都叫做正念。


那我們可以如何去消除妄念呢?

以下節錄自 <<禪坐入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禪坐經驗:妄念、雜念特別多。
其實妄念是一種意識行為,也就是腦神經的活動,
一般說來,這種意識活動很難掌控,
即使睡覺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作夢,這表示腦神經仍在活動,並沒有休息。 
當你在禪坐中發覺自己東想西想時,不妨把注意力拉到心臟,
守住你的心,就可以把意念拉回來。
但這並不代表意念不會再跑掉,如果又飛出去,就再拉回來。
有時禪坐半天,都是在跟意念拔河,
但千萬不要怕麻煩,這只是過程,練習久了,便可抓住訣竅。
 排除妄念的方法
真正要做到意識歸零,的確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
要讓意念定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延長禪坐時間」及「增加禪坐次數」,
而要達到這兩個目的,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安排禪坐時間
最好是選在不會受干擾的時候來禪坐,
比如晚上的九、十點,因為這時比較不會被電話打擾。
或是有早起習慣的人,可以提早一點起床禪坐。
因為早上剛睡醒,精神充足,也比較清淨,妄念會比較少
(白天由於工作忙碌,勤於用腦,所以較易產生妄念)。
 選擇清淨場所
初學禪坐的人,心比較不容易安定,所以不要在吵雜的環境裡禪坐,
可以選在安靜、清淨的場所(如書房)。
最好是到全省各地的印心道場禪坐,
因為所有的印心道場都經過悟覺妙天禪師開光過,
擁有大能量磁場,在這裡禪坐,
自然會有一個大磁場幫你清除腦中的妄念,讓你很快入定。
舌頂上顎
每次禪坐時,不要忘了舌頂上顎。
因為舌頭內部的經絡直通心臟,不僅能幫助我們減少妄念,
也可以滋潤喉嚨,不致因禪定過久而口渴。
但要注意,不要頂在牙齦後方,以免打瞌睡;
要稍微往後一點,頂住上顎的頂點(平滑處)。
觀息靜心
禪坐時,把全部精神都專注在「呼吸」之上,去感覺氣在體內的行進情形,
這樣就不會再去分心想其他事情了。
在觀息的時候,不但氣會慢慢調順,心也會漸漸安靜下來。
所謂「觀」,是用心眼向「內」觀,而不是用肉眼向「外」看。
 專注關竅
就是把精神力統一集中在名色、無始…等,
這個方法是排除妄念的最好方法。
另一方面,透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強化內臟器官,更深入一點,
還可以進入禪定的精神法界,而且它會隨著你精神力的專一程度,
產生不同的變化,所以禪法是學不完的。
有些人禪坐時,會不小心進入昏睡狀態,
雖然此時大腦一片空白,似乎沒有意識,
但這種無念狀態並不是禪定,因為「昏睡」與「入定」不一樣。
如果禪坐時精神渙散,很容易就陷入昏睡。
所謂昏睡,是指意識很模糊,無法自主;
但「入定」的意識是很清楚的。
如何在禪坐中避免昏睡?就是要懂得自我調整心態。

當你覺得要昏睡時,馬上要將心情調整成很法喜、很安詳的狀態,也就是重新定位在佛國淨土中,這樣就不致於昏睡。

淨空法師亦有其對付妄念的方法

 


其實,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因此每個人清除妄念的方法都不一樣。 你覺得那一個方法適合您,就去用吧。用自己感覺受用的、喜歡的、沒有麻煩、有效的方法去做清除。之後嚴守方法,一心不可同時兩用,不可隨時轉方法。

希望大家覺得有好多雜念時,好好覺知"妄念" 的存在。之後練習清除妄念(一切歸零) 的方法。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給小懵懵的信(12)~知足一世

放下妄念,知足一世,放下名利


最近看到劉德華與其妻子朱麗倩誕下6磅女,恭喜劉德華做老竇。
我本人對家庭亦十分重視。這刻,我對我的原型的感覺十分強烈。


小懵懵,正因看到這麼令人開心的消息,加上最近發生的事情,心中突然想起劉德華如果有一天》的歌詞而有所感觸
知足一世你便富有, ...
只要食得落、睡得好,天天裡笑得開口,便以足夠


 當時我只明白了一些,唱歌或聽歌時只是知道係一首正面的歌。現在再聽,又有一番味兒。
最近因為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同體驗到資本主義社會人們貪念的力量之大,可以為錢去忘了自己的靈魂。(不過我相信事情沒有好壞,因果循環不斷)。如最近新聞提到的「大人物」陳振聰竟然說:「只餘下七億,真係好窮」。我聽了一方面覺得十分可笑,因為業報來了。另一方面覺得他十分可憐,因為他已經是一個沒有靈魂,活在對金錢恐懼的人。


再者果個人問到我想要什麼? 想要一層樓嗎?
突然我心中的答案竟是現在的我只想結婚組織家庭,做自己開心、愛做的事。多麼簡單,之前為錢的妄執煩惱放下了一些。(集體業力(小魔鬼)會有時影響你的情緒想法)。
原來我現在都擁有好多了.....
我擁有愛我體諒我照顧我關心我的未婚妻。
我擁有愛我的幸福的家庭成員。
我將擁有自己的住所
我繼續擁有精神健康的身體
我繼續擁有富足的心靈及智慧
我有機會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年年有時間及金錢去旅行
我不時會可以食到美味的食物
我有機會開創網頁並加入其中
我有得琉自己喜歡的娛樂
我開始定期做喜歡的運動


原來知足真的常樂,你曾偶然看見有些殘障的人士滿面笑容嗎?你曾聽過活在貧窮的人在歡樂聲中載歌載舞吧?


殘障的人士他們會自強不息,感恩生命。
活在貧窮的人不求名利,他們擁有大自然,擁有分享,擁有純樸快樂,懂得簡單,懂得知足。
 人生追求的實在太多...
就如哥哥張國榮的《
一追再追,只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原來多麼可笑...
一追再追,只想追趕生活最基本需要,原來早不缺少

就如陳奕迅的陀飛輪
勞力是無止境 活著多好不需要靠物證...
賣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好多宇宙的力量以通過歌詞提醒了世人,只是大家聽過了便算,欠缺覺悟及細嚼其味道


每天,我們在這能量場中蕩漾,起伏不定,萬事萬物每一刻都在改變,如浮雲每刻都跟隨風動,海水的浪亦因風而有所起伏。


在這個萬千誘惑、多采多姿、科技進步的社會,我們通過自身的五蘊 (五蘊妄執的生起次第乃是「識、行、想、受、色」)去吸收這些虛幻的信息令我們對名利好易生起執著。比如說一開始時我們看到人地架車好正好想有架豪華跑車之後生起慾念。如果好耐都未能實現又會生起貪念自怨自艾訴說自己的不幸。或是幸運地擁有後又怕經濟不好會有可能要變賣,生起恐懼心怕失去心愛的車。
真的如歌曲提到: 

多一物 卻添了太多危險 
少一物 貪嗔癡會少一點


放下名利,說易行難 。
小懵懵,我們一方面為自己的夢想前進,一方面活在當下,感恩一切擁有的。順天而行,種善種子,天天都有可能有奇蹟。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給小懵懵的信(11)~智慧隨身

剛與一名較成功的朋友交談重新提醒了我一些常常聽見但忽視了的成功道理。
我們人生態度可以分為幾類人:
(1) 沒有任何成功想法的人人云亦云玩樂度日。
(2) 有覺知自己不足努力學習新智慧新知識的人。
(3) 有成功想法的人因有好多新思維智慧而有多方面引致成功的因素。
(4) 有成功想法付諸行動的人。開始走動了總會有些不經意的機遇(人、事)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5) 有成功想法付諸行動後不論有任何困難都不屈不撓地堅持下去。
(6) 懂得成功的系統運作以自己成功的方式不繼重複持之以恆下去。
(7) 對世界有需要幫助的人作出無私貢獻。
(8)成功後繼續幫助更多有心人成功學懂平衡生活樂活人生。

我認為這是成功人生必需經過階段。
我亦明白人生有起有落像波浪像陰陽像雨後彩虹。小懵懵,現在我要學的是活在當下放下慾望妄念隨你(本體)而行,順命而行。不執著不斷學習多種善種子堅持信念愛自己愛身邊的人。


我相信當人們欣賞到我的智慧時一定會有貴人幫助我事業成功的。


記得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大隻佬為人熟知的一句謁語:『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我再 加者 為 萬般帶不走,唯有智慧隨身』。小懵懵好好相信這話吧。好多談成功書籍都會提到錢全沒了因其成功智慧模式隨身,不消幾年,錢又比之前更多的回來了。好想自己親身正實一下錢真的來得如此的快,如此的多?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給小懵懵的信(10)~有感現在的我

小懵懵,我是一個那麼喜歡想未來的人,想想將來的生活如何;屋子如何;孩子家庭如何;事業如何。所以我有我的夢想版。

小懵懵,我是一個那麼愛玩的人,想想看看哪裡旅行好玩;哪裡酒店豪華舒適;哪裡風光明美。






這是我所了解的自己,一個一直不太重視 金錢的我現在因看中醫理財不善等因素用多了錢。真的可以『富有』到錢包只有數十元,哈。小懵懵,現在你想讓我學會節儉,應駛得駛,不要浪費金錢(節流)。又讓我學會更理性地投資,了解何時出擊,何時退下來及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更讓我把思想化行動去找方法,想辨法得到更多的財富,與金錢做好朋友。感謝你~
此外,讓我有更多時間去體諒,去愛身邊的人。 有時想,賺回來的錢是為了一般生活開支,及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現在學緊氣功太極拳及瑜伽。之後有餘錢 (減去日常開支及儲蓄後) 去與女朋友一齊去旅行,去把錢再投資。

我知道,常言道 - 活在當下。我要學會去看、去感受、去覺知現在每刻 (每個當下)發生的事,才能活出樂活人生。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給小懵懵的信(9)~夢想成真

為什麼好多人都不能夢想成真呢?
在我的概念裡,想要夢想成真,要多從相關書籍/教授方面學習智慧並透過自己的思考有所覺悟,之後經歷我們所謂事事不順的逆境中取得日後成功的經驗,加上不屈不撓的堅持,正向積極的信念,對未來持樂觀自信的心態,再多佈施種善的種子,經過等待 (不知道幾耐會有收成,因為在地政線性的時間(比如一光年)對宇宙來說十分短),相信一定會有一刻 (天地人合一) 時,會順利得不合邏輯,會來得不能想像不能相信的快。
小懵懵,我知道現在是一個好好的時候 (三十出頭黃毛小子) 去學習,去學習身心平衡、健康養生之道、生意成功之道,更要學習如何去愛。


小懵懵,最近在心靈智慧ISP整合靈性心理學(賴柏瑜老師)課堂上,得到了一個有關『如何夢想成真』的覺醒。
原來要成功、財務自由、 夢想成真都離不開『愛』,我們在出生到現在好多時都會與父母頂嘴、爭吵不休、不揪不睬,有的更會憎恨他們。這樣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父母,包括他們古舊的想法,我自己都會覺得父母的想法有時太固執,有的父母的想法有時太煩。呢樣唔準果樣唔準,又或有些父母不負責任,事事推到其他人身上。所有一切一切的,相信你或我都會曾經有過這些想法吧。我自己不得不承認都會有覺得自己的想法比父母更好而不相信他們。他們會煩我們、或想我們做這做那、或給我們自由放縱,但我都深深了解他們是愛我們的,是出於愛的表現,只是有時溝通上或表達上大家觀念上有所出入而已。
其實,我們的自我因此無形間與父母的分離了。樹葉都要樹根給予水分及營養才能好好成長。所以我們要明白父母有些傷害我們的心的行為,可能是他們以前都被人傷害過。我們生起慈悲心去體諒他們,愛他們,尊敬他們,與父母根、祖父母、列祖列宗連繫上,我們就會有支持的力量,列祖列宗的【生命之火】力量,加上【】的力量,就有力量去夢想成真了。

這可參考一行禪師著作 ~ 我可以,愛 ,就會明白點解他們會有這樣的個性。


 節錄部份內容

幾年前,有一個年輕人來到梅村,他對他父親怒不可遏。那時候,梅村的住眾正好在修行慈觀,寫信給與他們相處有困難的人。在《綻放的蓮花》一書中,有一個對五歲小孩修禪觀的練習:把自己當成五歲的小孩,我吸氣。對那五歲的小孩微笑,我呼氣。

   那個五歲的小孩還在你心中,也許你曾經非常痛苦,但,一與那五歲的小孩接觸,慈悲將充盈你的心。五歲的小孩是那的嬌弱,那麼容易受傷。偏偏有許多父 母,沒有用正念來教養小孩,將自己的痛苦和憤怒一股腦兒地發泄到小孩上,結果,才五歲而已,小孩的心已經充滿著恐懼和悲傷。也許,他會試著對他的父母表達 那種感覺,但做父母的卻沒有能力聽。這小的孩子還不知道怎么表達他的痛苦,還在結結巴巴說話時,母親可能就已經打斷他的話了,甚至對他吼叫。嬌嫩的心, 仿佛被潑上了一盆冷颼颼的冰水。做孩子的也許再也不會對父母述說心事,深邃的傷口久久不愈。做父母的一而再,再而三地這么做,終於親子關系嚴重受創。這其 中的起因,便是缺乏正念。如果一個做父親的不知道怎樣控制憤怒,他也許會斷絕與兒子的溝通,做兒子的更可能會終身受苦,變得無法與他的老師、朋友以及他自 己的兒子溝通。

   我請那年輕人,花一個禮拜的時間,把自己觀想成五歲的小孩。然後,我再教他:吸氣,把父親當成五歲的小孩。呼氣,我對那小孩微笑。我們都知道父親成人的 樣子,可是我們都忘了,他也曾是一個容易受傷害的小孩。請修行這項諦觀。如果有所幫助,不妨找出一張父親五歲時的照片,看著那照片。吸氣,呼氣,並對你五 歲的父親微笑。你將明白,父親也和你一樣,心中有傷痕。在那一刻,你“變成”你父親了。

  佛陀講四無量心的時候,會引用梵文薩婆多多耶 (Sabbattataya)一 字,意思是“與一切合而為一”。你和你諦觀的對象合而為一,在這個練習中你變成你父親。如果修行諦觀,你將理解到,你父親五歲的時候,也被他人殘酷的舉止 深深傷害過。若是他在童年受到傷害,可是從未學會轉化那些傷口,很自然地,他會將他的痛苦加到別人身上,連你也無法幸免。親骨肉成了他的痛苦的受害者,就 像他是他父母的痛苦的受害者一般。

  於是,那名年輕人在他梅村的房間桌子上放了一張父親的照片。每次走進房間時,他會凝視父親的眼睛,練習重新認識這名與他形同陌路的人。他微笑著,為那在痛苦中的小孩感到同情。離開房間之前,他會再看一看他父親的照片,正念地呼吸。

   有一天,他寫了一封信給父親,雖說他的父親早已去世。寫到一半時,他忽然感到心胸一開,放下了一副重擔。他明白到父親的痛苦,因此原諒了父親。愛和慈悲 成了內心一股真真切切的能量,與父親重修舊好不再僅僅是願望而已。憤怒這毒素消逝了。這很像舍利弗的禪觀。借著諦觀他人的痛苦,理解痛苦的根源,愛和理解 的大門自然而然大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