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給小懵懵的信(23) ~ 愛自己

從愛自己開始。
最重要的是心靈的發展。
你必須消除一切會產生負面能量、抑鬱或恐懼的事物。
1. 遠離負面、憤怒的人們,或者那些想要偷竊你的能量和控制你的人。
2. 不要喝酒,不要吸任何事物的煙。避免呆在有煙鬼的地方,因為他們充滿了負面的實體。
3. 改變你所居住的房間。
只在牆上掛美麗的海報和圖片,帶明亮顏色的。
不要黑色、抑鬱的圖片。
4. 不要穿暗色的衣服,使用顏色或白色
5. 不要聽像重金屬或其他更糟糕的邪惡音樂。
和諧的音樂,比如冥想音樂或歡樂的音樂。帶有高頻率的音樂,帶有愛的音樂。
6. 經常遭大自然中去,清潔你的能量,給它充上心的清潔能量。
7. 使用一種好聞得室內香水。像天使這樣的光生命,只喜歡好聞的事物。
8. 試著去玩點什麼。你也可以玩電腦遊戲,比如說。當然,只是指有趣的遊戲。而不是殺戮的遊戲。像跑跑跳跳的遊戲就很好玩。或者你也可以在戶外打乒乓球。
9. 偶爾給你自己做點禮物。像你自己展示你是愛自己的。對著鏡中的自己說你愛自己。在門上掛一張紙,寫上“我愛我自己”。
10. 不要觀看電視上播放的負面的、邪惡的、恐怖的電影。要看有趣的電影、喜劇,或者可以激發你對宇宙和光明未來的想像的激動人心的電影。
11. 試著畫幅畫。畫畫是治療和冥想的一個方式。使用多彩的、明亮的顏色。不要用髒的、抑鬱的顏色。
12. 演奏一個樂器,創樂
13. 服用維他命和金絲桃。
14. 不要吃肉。
如果你做了全部這些,你就會發現你已經有所改變。
從愛自己開始。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給小懵懵的信(22) ~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我們時常聽到耳熟能詳的訓示。
因為我們的有記憶,所以會記住過去的往事,包括開心與不開心的。在潛意識中印下來。
記憶~就好像用攝影機拍下4D高清有色彩有動作的我們及某一刻的景象。
 攝影機拍下之後會記在SD CARD記憶卡 中,就好比人類的記憶在腦中在心中一樣。
當然人類的記憶系統複雜得多,不像攝影機播放般如實地播出來。
小懵懵在想:其實我們都明白現在之前的一刻已經過去了,過左去不能改變,成了真理。
但我們往往執著於 過去的不開心、過去的錯誤,我們便會變得悶悶不樂、憂鬱。
可能前一刻有同事發狂亂咒罵,這一刻將它看作【過去了 】,一切『如是』。
可能我們有時像中性的,像攝影機播放般如實地播出來,不帶有任何的評價,自我感受。
可能會盲目,亦有可能會平靜下來。人生多圓妙。

引自大觀禪師文章~

為甚麼要行禪?
一位新同學問師父:「為甚麼我們要行禪?那是什麼一回事?」
師父:「行禪並不特別,只是換一個姿勢去修坐禪的功夫。」
同學追問:「那為甚麼要『行?』」
師父:「留意腳下。」
同學:「為甚麼要留意腳下?」
師父:「你剛才喝水的那隻杯,放在哪裡?」
同學先是一愕,忽地有所體會,隨即以一張大笑臉回報師父。

評論:
活在當下!活在當下!這是死句!
許多時候我們做事都是很機械化,糊裡糊塗,心一點都不清明。剛才你的杯放在
哪裡? 禪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禪。你正在做甚麼?只是用心去做!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給小懵懵的信(21) ~ 當你反對的時候,

最近,愈來愈發現香港是一個愈自由愈多反對聲音的地方。
先有各方反對深圳自由行來港。
又有超級區議會的互相指摘、抺黑,抬高自己,扁低別人。
之後又有反對絕食的一班反國民教育洗腦的熱血青年。

香港變成了一個是非之地。不談天氣、理想,只談名利得失。

小懵懵前幾天去了深圳渡假,發現當地人有一份對工作對生活的熱誠。他們早上會努力工作,晚上會在公園草地上聊天,多寫意。
回想起小時候好多小朋友都十分幸福,因為他們的生活簡單,只是踢球、踏踏草地、玩玩鋼架滑梯,就過了一天。不會打機、常去迪士尼、被電子科技洗腦了。

今天,小懵懵有幸學會了一些人生智慧,感恩。
因為學會『覺知 』,明白一切空性,沒有對與錯,以愛的良知的生活方式過。
每次聽到上述的充滿負能量的事件,心中知道他們愈是帶有情緒去反對事情,事情一定會如他們所願的反對事情發生。

小懵懵認為人生是

(1) 每天感恩所擁有的
 感恩我們仍活著,感恩我們的身體每個細胞日夜為我工作,感恩國家為我們帶來財富,感恩父母無我的愛,感恩每天有飯食有工作有交通工具。

(2) 要放下自我 
不要自我認為自己反對的事一定對,有時反思是因為我們太恐懼未來,還是因為反對為下一代好吧。

(3)要服務大眾
我們變得大愛。由小我變成大我。不斷幫助別人、不斷布施。
慈恩基金會 www.gracecharity.org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www.ibelieveinzero.org.hk

(4)要尊重生命 
我們要先行尊重自己的生命,看見近日反對人士無限期絕食的表現,心想他們有為他在生的父母仔女想過嗎?「身體髮膚父母,不敢毀傷」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體來自父母,如果要做到孝順父母,就不能令自己有任何的損傷。實際上這句話有更深的一層意思,就是要珍惜自己,保重自己的身體,更要行為檢點,不要行差踏錯,以免令父母擔憂,這樣才能盡孝。

 讓我祝福活在恐懼的人
 讓我祝福因負面事情受傷的人
 讓我祝福自己為他們見證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給小懵懵的信(20)~奧運熱

最近的我有點懶惰起來,常常掛住玩青少年常玩的IPHONE 手機遊戲,剛開始新的工作,感覺有點新鮮,不斷學習。

在今年的奧運會中,總有一些是較出名的運動員,如全世界地上最快的保特、水中最快的菲比斯、中國欄王劉翔。我想,他們都是一開始由一個寂寂無名的人,不斷努力學習、訓練、改善、調整自己及不斷對任何的困難突破,超越自己認為的不可能。


對於命,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是天意,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也有人認為因果循環相續,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決定了往後的人生。
其實,你想自己的人生如何過。有人說,人生像遊戲。每個人的不同在於他們的選擇。

澳洲特訓兩年 孫楊寒天練水
孫楊在澳洲接受地獄特訓,每天在氣溫5度的室外練水,早晚各3小時,晚課近5時開始,那時天開始黑,更冷。

其實,他們 (每一位運動員)都有非一般的毅力、堅持。我是一個不太運動的人。我有時剛開始從新運動時的辛苦都有多少體會。
而家政府宣揚每天運動30分鐘,我可以辦到嗎?
堅持,包括持之以恆每天不斷的練習。
多病的我都明白運動多可以增加帶氧量,但懶惰的我又會想多睡一點,不想動。

明白了幾樣事情: 放下,放輕鬆(靠自己的小宇宙),反而能夠挑戰人類自我限制的不可能。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給小懵懵的信(19)~強人是你

小懵懵,有感,昨天在街上看到幾位傷殘人士,利用其拐杖努力不懈地向前走,你不會看到他會像好多身體健全的現代人般因工作及生活而多愁善感、因人際關係、家庭生活而悶悶不樂。至少我看不見其一絲絲傷感。小懵懵,我最近常感身體軟弱無力、身體不適。當看到他們的心靈那麼堅強,不會因其身體缺陷而灰心氣餒,而是勇敢地積極地去面對他們的人生,是一個真真確確的強人。


 感恩有幸幾天前在街上看到沒有四肢的人,nick 的演說,令我對人生感覺﹏人可以有能力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一切。相信人生可以做好多事情,活出燦爛人生。

  <<    沒有四肢,變成沒有限制!>>
我的名字叫 Nick,我生來沒手沒,今天,我的故事能觸動世界上千萬顆心,我要歸榮耀給上帝!醫生對此與生來的"瑕疵",沒給任何的醫學解釋!你可以想像---我面對了許多的挑戰和障礙。我的父母都是基督徒,甚至我父親是一位牧師。他們的長子"沒手沒 "地誕生在這個家庭!他們沒有任何預警也沒有時間來應對,醫生們除了震驚外,也沒有給任何解釋,直到如今仍舊沒有任何醫學解釋。當時全教會為我的出生和我父母的遭遇而傷痛的景況可以舉世震驚來形容,個人都在問:「假如上帝真是一位愛人的神,為何這樣遭糕的事情發生在任何人就算了,而竟然讓它發生在一個牧師的家中」?
我父親起初以為我可能活不了多久,但經過檢發現---我是個健康的男嬰,只是有些肢體不見了!可以想見,當時我父母對我將來所要面對的生活,有著沉重且明顯的憂慮與恐懼。幸好,上帝給他們力量、智慧和勇氣度過了我的幼年月。
我長大到上學的年齡,因我的肢體殘障,無法進入主流的教育體系,上帝給我媽媽力量,去爭取法律的改變。使我成了澳洲第一批能進入主流教育體系的殘障學生之一。我喜愛上學,並且盡力想過得像別人一樣,但在我早期就學的時光中,我遭受到很不舒服的對待,像是被棄、作弄、欺凌,其原因僅僅是我生理上的差異!這對我來是很難接受的,但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找到了可以助我勝過那些挑戰的態度與觀。我確信外在雖然不同,但裡面的我是不輸給任何其他人的。許多次當我心情低落到不想上學,想藉此可以逃避那些負面的關注,爸媽就鼓勵我不要去理會那些負面的東西,試著去與一些同學話、結交朋友,很快的,同學們認知到我並非異類,從此上帝就不斷地賜福加添給我新的朋友。
很多時候,我會因著無法改變我的樣子而感到沮喪和憤怒。我在主日學學到上帝愛我們所有的人,並眷顧你我。我了解這份愛,但我不了解既然上帝愛我,爲什麼又要如此造我?我做錯了什麼事嗎?我是學校所有孩子中唯一的怪ㄎㄚ!我覺得對於週遭的人而言,我是一個包袱,越快離開對他們越好。我想要結束這痛苦及年少的生命,但當想到父母及家人總在需要的時候安慰我、給我力量,我就感恩不已!
因著經各種欺凌、自憐、孤寂的情緒爭戰,上帝在我裡面深植了一份熱情,讓我可以分享故事與經來幫助他人勝過生命中各樣的挑戰,並且上帝將他們一一化為祝福。要鼓舞激勵人們活出最大的潛能,不讓任何事物阻擋了夢想完成之路。我所要學的第一課就是"勿將萬事視作理所當然"
15 的時候,當我讀了約翰福音第九章,我就完全地將自己生命獻給基督。有人帶一位生來瞎眼的人去見耶穌,問是誰的錯。耶穌:那人生來就瞎眼的原因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我確信上帝會醫治我,使我成為偉大權能的見證者,後來上帝給我智慧明白我們所禱告的事,如果是合上帝的心意,它將會在適當的時間成就,如果不合上帝的心意而未成就,那麼我就知道上帝有更美的旨意。  
如今我看見神的榮耀被彰顯出來,以我的本相來使用我,而這種方式是別人無法替代的。我現在23,已完成財務規劃與會計的主修課程,取得商業學士學位。我也是一位潛能開發的講員,一有任何機會都喜歡各處分享自己的故事與見證。我已發展出一些以激勵學生的講題,有關的主講都是現今青少年相當困擾的,我同時也是一些法人組織的演講人。
   
我熱衷於接觸年輕族群,我有很多夢想和目標要去完成,我要成為上帝大愛與盼望的最佳見證人,我要成為一個鼓舞人心的國際演家,在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場合中都被神使用的器皿。在25以前,我要經由房地的投資而成為財務獨立,我要為自己修改一部方便駕駛的汽車,我要上Oprah Winfrey口秀節目分享我的故事。寫幾本最暢銷的書也是我的夢想之一,我希望第一本書可以在今年底之前完成。書名將取為 "沒手、沒、沒煩惱!"
我相信只要你有渴望與熱情要做一些事,並且是合乎上帝的旨意,就會在最好的時機成就。願主賜福您!                                  Nick Vujicic 
本文摘自 Samuel  & Dora的翻譯




小懵懵,突然有刻在想我們有健全的身體,應更有魄力、更活潑好動,幫助自己、幫助更多人、體驗生活、活出精彩人生,做一個更強的強人。


強人是你 能飛天循地
其實你了不起 假使你永不說不能做到
強人是你 能頂天立地
如敗倒 再掙起 永沒言死 才是活著的真理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給小懵懵的信(18)~靈性的實相

小懵懵,我們每天都會因為生活迫人,在香港這擠迫的小城市裡,會碰到好多負能人,這會影響集體的潛意識,相信現在看到的情況是實相,所以我們要 clear-up (歸零),refresh(重整) , power-up(吸收宇宙能量), experience (覺知)。
以下是我一個朋友sent 給我的youtube 短片,關於"靈性的實相(探討靜坐與靜坐的體驗)"
令我們知道如何做meditation,什麼是宇宙力量,如何得到第六感;第3眼等等...
對宇宙,對生命,對知識想了解多一點的話,請細心觀看:
 我看了之後,好像對打坐冥想又有一股衝動去繼續做。因為這對我和小懵懵的身心靈都有益處。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給小懵懵的信(17)~微笑

我,曾經,是一個"無樣" 的人,或許,被生活工作盲目了,不懂得如何笑~
當我看過以下的youtube 片段,或許,會因為微笑改變了對生活的想法~


短片《Validation》,相信看完這個16分鐘的短片,大家會有一些新的生活態度和想法,至少會想要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揚起一個最真誠的微笑


小懵懵: 是每個人臉上對生活熱忱的証明,是這個世界物質存在意義的表現方式
是最簡單的、免費的、驚喜的、感恩的。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給小懵懵的信(16) 奪命金

最近,看了兩套十分好看的電影。
第一套『奪命金』,是 一部2011年杜琪峰執導的香港電影。
影片主角為四個背景各異的人物:銀行職員Teresa(何韻詩飾)、黑幫中人三腳豹(劉青雲飾)、警隊高級督察張正方(任賢齊飾)及其妻Connie(胡杏兒飾),因一宗離奇劫案而串連起來。到底處身泡沫時代,衝擊不絕,人在金錢與原則之間應如何自處?一場股災,兩袋現金,引發這時代的終極矛盾。
對於電影主旨,導演杜琪峰說:這是一個動蕩的世界,人們為了生存別無選擇,無論你怎麼努力遵循規則,遲早都要迷失自己。
在電影中,你會看見人們為金錢的貪婪、追求、執著。 有時,我們往往會為生活奔波,庸庸碌碌半生。不論衣食住行都要錢,我們唯有覺知金錢是什麼,只是一樣工具吧。有時小懵懵會想:一切平靜,與大自然擁抱,用行動幫助眾生,讓生活充實,活在開心永恆的空間裡,多好啊!如果有5百萬放在你面前,你會動搖嗎?如果工作上要你為金錢而去取巧地瞞騙別人 (雷曼苦主),你會做嗎?
可笑的,最近看了一則新聞 【匯豐推40年按揭 供至80歲】,好多人會想匯豐銀行太好了,可以幫助人們快些上樓置業,加上分40年供一定輕鬆好多吧。小懵懵心知不妙,加上有點氣憤,因為這個大慈善家在加長打公仔做金錢奴隸的年期,為楝「單位」節衣縮食,可悲可悲。
說到底,金錢不是好東西嗎?净空法师有以下的見解
 
  他提到如果命中那時那刻錢是你的,你不論如何都智獲得。如果註定沒有,就算偷回來搶回來最後都沒有。中國古語有句話:「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常常執著於各樣終究難以滿足的慾望而苦苦追求,從中生出無盡的煩惱與痛苦。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給小懵懵的信~(15) 學習打坐

打坐的應用範疇十分廣,在氣功、瑜珈、禪修等地方都廣泛應用。據說,打坐是養生之道,可以令身心健康。因為當身體有毛病的時候,可以通過長期打坐養氣,有聞,氣不足血氣不通易生病,血氣通則精神健康。在練心方面,打坐可令心定下來,在香港這雜念煩多、生活緊張的地方,放慢腳步,與自己(內在的自己)~(即小懵懵) 好好溝通,好讓煩惱的事情,麻煩的問題得以解決或消除。


我們常嘆『世事無常』時表示的是消極,無能為力。好多人對這句的想法是人生好多野都唔到自己去掌握,所以我會順天命而行。
其實『世事無常』亦可以解作為意思就是說發生的事情都有其中的道理,每件事都有其中的因果。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無常』是指沒有一件事物本身具有特定的本質,因為每個人對該事物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食飯有益,有人則不是。有的人覺得梁振英特首可以幫助香港繁榮安定,有的人則覺得他會令香港自由受壓。有的人覺得陳x希咸濕成性,有的人則覺得他有型靚仔。所以會跟隨集體業力或個人觀感影響每件事件的看法。


因為事件表面是虛空的,我們好多時候看事件會有好多判斷。透過打坐,可以了解事件的實相。
對一般人來說,打坐看似十分簡單,只是坐下來像睡覺般吧。其實不然,要練好打坐功夫,少一分堅持+方法都不行。每個人所打坐的方法都不太一樣,有的數息,有的隨息,有的觀照。根據看書籍+上靈修課,我在研究中一個合乎的打坐方式作參考。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給小懵懵的信~(14) 工作與計劃


小懵懵,現在我又突然有感在工作的範疇上回到迷網中的我,因為我常跟人說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人生才有樂趣,人生才更充實。加上,我會常常欣賞那些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不管他們有無錢賺,活得開心自在。
曾記得一位長輩朋友說過:
做一份工作大多為3件事,
(1)    開心的工作環境
(2)    搵到滿意的金錢
(3)    有興趣的工作 (有前景)

突然覺醒自己是否迷失了,因為我現在的工作完全找不到這3樣條件,我諗小懵懵是時候睡醒了, 可能是我該轉換工作的時候了,讓我努力去找這3樣元素吧。

曾記得有本書說過:如果人生為金錢而活,人生就會變得奄奄一息。
所以我們更應去為自己的夢想而工作。其實人生已經一早定了你適合的工作(開心輕鬆工作)。只要我細心聽聽內在的小懵懵說我是誰?我是什麼人?想做什麼?
有答案後去大膽嘗試追夢,順天而行,日後一定成功。我好感恩身邊有人同我說我一定會成功,因此信心一定會增強,能量(包括無形的宇宙能量)會加強好多。

但太過隨意的我,加上常常堅持不足,所以不時做不到,有時會故態復萌。如遲到等好多壞習慣會不經意繼續下去。

太隨意便好好去計劃一下(或加上一個好的意圖):從每天的計劃,到一星期的計劃,到一個月的計劃,到一年的計劃。如計劃執好房間、每天打坐/修持、感恩或做一些日常事,慢慢就會累積成功指數。因為完成小計劃都係成功的一部分,那得到一定經驗值時,就可以升Level 了。

增強自由否定意志,就得把心定下來,在安靜時打坐,寫日記事,才會覺知到自己的問題,及時去解決問題。勇敢面對自己的好/壞習慣。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給小懵懵的信(13)~妄念 (清除)

小懵懵,最近又因為自己不小心弄傷了手指。都痛左幾天,而家好似慢慢的復原中,不那麼痛了。樂觀的說:『都好好彩,起碼無斷。』

有時我們會覺得 上班都不知為什麼好累,有時會心煩氣燥、易怒、大喜大悲,為什麼?原來是每天無意識被身邊的資訊通過我們五覺致很多妄念進入我們的心(潛意識)。妄念會影響個人習性、貪嗔痴、懶惰等習性。如果我們不知道有妄念的存在而被它誤以為事事都係外在影響而不是內在的反映,這就有可能自怨自艾、生活迫人了。

什麼是妄念呢?

在<<佛學大辭典>> 中 , 妄念:(術語)虛妄之心念也,凡夫貪著六塵境界之心也。

亦可參考 聖嚴法師 的《禪的世界

 念,有正念、有雜念;但不論正念或雜念,
從禪宗和禪修的立場來看,都是妄念

妄念之中,有你在用的方法念頭,名之為「正念」;
也有不是在用方法,而是打擾你、擾亂你的念頭,
名之為「雜念」。例如:不要想的事情偏偏在想;
不希望出現的念頭又不聽使喚地出現;
念頭混亂不統一。

而「正念」是統一的妄念,是用方法來用功,
念念「念佛」是正念,念念「數息」是正念,
念念在「參話頭」是正念,念念用「默照」也是正念;
所以念念不斷在方法上都叫做正念。


那我們可以如何去消除妄念呢?

以下節錄自 <<禪坐入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禪坐經驗:妄念、雜念特別多。
其實妄念是一種意識行為,也就是腦神經的活動,
一般說來,這種意識活動很難掌控,
即使睡覺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作夢,這表示腦神經仍在活動,並沒有休息。 
當你在禪坐中發覺自己東想西想時,不妨把注意力拉到心臟,
守住你的心,就可以把意念拉回來。
但這並不代表意念不會再跑掉,如果又飛出去,就再拉回來。
有時禪坐半天,都是在跟意念拔河,
但千萬不要怕麻煩,這只是過程,練習久了,便可抓住訣竅。
 排除妄念的方法
真正要做到意識歸零,的確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
要讓意念定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延長禪坐時間」及「增加禪坐次數」,
而要達到這兩個目的,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安排禪坐時間
最好是選在不會受干擾的時候來禪坐,
比如晚上的九、十點,因為這時比較不會被電話打擾。
或是有早起習慣的人,可以提早一點起床禪坐。
因為早上剛睡醒,精神充足,也比較清淨,妄念會比較少
(白天由於工作忙碌,勤於用腦,所以較易產生妄念)。
 選擇清淨場所
初學禪坐的人,心比較不容易安定,所以不要在吵雜的環境裡禪坐,
可以選在安靜、清淨的場所(如書房)。
最好是到全省各地的印心道場禪坐,
因為所有的印心道場都經過悟覺妙天禪師開光過,
擁有大能量磁場,在這裡禪坐,
自然會有一個大磁場幫你清除腦中的妄念,讓你很快入定。
舌頂上顎
每次禪坐時,不要忘了舌頂上顎。
因為舌頭內部的經絡直通心臟,不僅能幫助我們減少妄念,
也可以滋潤喉嚨,不致因禪定過久而口渴。
但要注意,不要頂在牙齦後方,以免打瞌睡;
要稍微往後一點,頂住上顎的頂點(平滑處)。
觀息靜心
禪坐時,把全部精神都專注在「呼吸」之上,去感覺氣在體內的行進情形,
這樣就不會再去分心想其他事情了。
在觀息的時候,不但氣會慢慢調順,心也會漸漸安靜下來。
所謂「觀」,是用心眼向「內」觀,而不是用肉眼向「外」看。
 專注關竅
就是把精神力統一集中在名色、無始…等,
這個方法是排除妄念的最好方法。
另一方面,透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強化內臟器官,更深入一點,
還可以進入禪定的精神法界,而且它會隨著你精神力的專一程度,
產生不同的變化,所以禪法是學不完的。
有些人禪坐時,會不小心進入昏睡狀態,
雖然此時大腦一片空白,似乎沒有意識,
但這種無念狀態並不是禪定,因為「昏睡」與「入定」不一樣。
如果禪坐時精神渙散,很容易就陷入昏睡。
所謂昏睡,是指意識很模糊,無法自主;
但「入定」的意識是很清楚的。
如何在禪坐中避免昏睡?就是要懂得自我調整心態。

當你覺得要昏睡時,馬上要將心情調整成很法喜、很安詳的狀態,也就是重新定位在佛國淨土中,這樣就不致於昏睡。

淨空法師亦有其對付妄念的方法

 


其實,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因此每個人清除妄念的方法都不一樣。 你覺得那一個方法適合您,就去用吧。用自己感覺受用的、喜歡的、沒有麻煩、有效的方法去做清除。之後嚴守方法,一心不可同時兩用,不可隨時轉方法。

希望大家覺得有好多雜念時,好好覺知"妄念" 的存在。之後練習清除妄念(一切歸零) 的方法。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給小懵懵的信(12)~知足一世

放下妄念,知足一世,放下名利


最近看到劉德華與其妻子朱麗倩誕下6磅女,恭喜劉德華做老竇。
我本人對家庭亦十分重視。這刻,我對我的原型的感覺十分強烈。


小懵懵,正因看到這麼令人開心的消息,加上最近發生的事情,心中突然想起劉德華如果有一天》的歌詞而有所感觸
知足一世你便富有, ...
只要食得落、睡得好,天天裡笑得開口,便以足夠


 當時我只明白了一些,唱歌或聽歌時只是知道係一首正面的歌。現在再聽,又有一番味兒。
最近因為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同體驗到資本主義社會人們貪念的力量之大,可以為錢去忘了自己的靈魂。(不過我相信事情沒有好壞,因果循環不斷)。如最近新聞提到的「大人物」陳振聰竟然說:「只餘下七億,真係好窮」。我聽了一方面覺得十分可笑,因為業報來了。另一方面覺得他十分可憐,因為他已經是一個沒有靈魂,活在對金錢恐懼的人。


再者果個人問到我想要什麼? 想要一層樓嗎?
突然我心中的答案竟是現在的我只想結婚組織家庭,做自己開心、愛做的事。多麼簡單,之前為錢的妄執煩惱放下了一些。(集體業力(小魔鬼)會有時影響你的情緒想法)。
原來我現在都擁有好多了.....
我擁有愛我體諒我照顧我關心我的未婚妻。
我擁有愛我的幸福的家庭成員。
我將擁有自己的住所
我繼續擁有精神健康的身體
我繼續擁有富足的心靈及智慧
我有機會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年年有時間及金錢去旅行
我不時會可以食到美味的食物
我有機會開創網頁並加入其中
我有得琉自己喜歡的娛樂
我開始定期做喜歡的運動


原來知足真的常樂,你曾偶然看見有些殘障的人士滿面笑容嗎?你曾聽過活在貧窮的人在歡樂聲中載歌載舞吧?


殘障的人士他們會自強不息,感恩生命。
活在貧窮的人不求名利,他們擁有大自然,擁有分享,擁有純樸快樂,懂得簡單,懂得知足。
 人生追求的實在太多...
就如哥哥張國榮的《
一追再追,只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原來多麼可笑...
一追再追,只想追趕生活最基本需要,原來早不缺少

就如陳奕迅的陀飛輪
勞力是無止境 活著多好不需要靠物證...
賣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好多宇宙的力量以通過歌詞提醒了世人,只是大家聽過了便算,欠缺覺悟及細嚼其味道


每天,我們在這能量場中蕩漾,起伏不定,萬事萬物每一刻都在改變,如浮雲每刻都跟隨風動,海水的浪亦因風而有所起伏。


在這個萬千誘惑、多采多姿、科技進步的社會,我們通過自身的五蘊 (五蘊妄執的生起次第乃是「識、行、想、受、色」)去吸收這些虛幻的信息令我們對名利好易生起執著。比如說一開始時我們看到人地架車好正好想有架豪華跑車之後生起慾念。如果好耐都未能實現又會生起貪念自怨自艾訴說自己的不幸。或是幸運地擁有後又怕經濟不好會有可能要變賣,生起恐懼心怕失去心愛的車。
真的如歌曲提到: 

多一物 卻添了太多危險 
少一物 貪嗔癡會少一點


放下名利,說易行難 。
小懵懵,我們一方面為自己的夢想前進,一方面活在當下,感恩一切擁有的。順天而行,種善種子,天天都有可能有奇蹟。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給小懵懵的信(11)~智慧隨身

剛與一名較成功的朋友交談重新提醒了我一些常常聽見但忽視了的成功道理。
我們人生態度可以分為幾類人:
(1) 沒有任何成功想法的人人云亦云玩樂度日。
(2) 有覺知自己不足努力學習新智慧新知識的人。
(3) 有成功想法的人因有好多新思維智慧而有多方面引致成功的因素。
(4) 有成功想法付諸行動的人。開始走動了總會有些不經意的機遇(人、事)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5) 有成功想法付諸行動後不論有任何困難都不屈不撓地堅持下去。
(6) 懂得成功的系統運作以自己成功的方式不繼重複持之以恆下去。
(7) 對世界有需要幫助的人作出無私貢獻。
(8)成功後繼續幫助更多有心人成功學懂平衡生活樂活人生。

我認為這是成功人生必需經過階段。
我亦明白人生有起有落像波浪像陰陽像雨後彩虹。小懵懵,現在我要學的是活在當下放下慾望妄念隨你(本體)而行,順命而行。不執著不斷學習多種善種子堅持信念愛自己愛身邊的人。


我相信當人們欣賞到我的智慧時一定會有貴人幫助我事業成功的。


記得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大隻佬為人熟知的一句謁語:『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我再 加者 為 萬般帶不走,唯有智慧隨身』。小懵懵好好相信這話吧。好多談成功書籍都會提到錢全沒了因其成功智慧模式隨身,不消幾年,錢又比之前更多的回來了。好想自己親身正實一下錢真的來得如此的快,如此的多?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給小懵懵的信(10)~有感現在的我

小懵懵,我是一個那麼喜歡想未來的人,想想將來的生活如何;屋子如何;孩子家庭如何;事業如何。所以我有我的夢想版。

小懵懵,我是一個那麼愛玩的人,想想看看哪裡旅行好玩;哪裡酒店豪華舒適;哪裡風光明美。






這是我所了解的自己,一個一直不太重視 金錢的我現在因看中醫理財不善等因素用多了錢。真的可以『富有』到錢包只有數十元,哈。小懵懵,現在你想讓我學會節儉,應駛得駛,不要浪費金錢(節流)。又讓我學會更理性地投資,了解何時出擊,何時退下來及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更讓我把思想化行動去找方法,想辨法得到更多的財富,與金錢做好朋友。感謝你~
此外,讓我有更多時間去體諒,去愛身邊的人。 有時想,賺回來的錢是為了一般生活開支,及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現在學緊氣功太極拳及瑜伽。之後有餘錢 (減去日常開支及儲蓄後) 去與女朋友一齊去旅行,去把錢再投資。

我知道,常言道 - 活在當下。我要學會去看、去感受、去覺知現在每刻 (每個當下)發生的事,才能活出樂活人生。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給小懵懵的信(9)~夢想成真

為什麼好多人都不能夢想成真呢?
在我的概念裡,想要夢想成真,要多從相關書籍/教授方面學習智慧並透過自己的思考有所覺悟,之後經歷我們所謂事事不順的逆境中取得日後成功的經驗,加上不屈不撓的堅持,正向積極的信念,對未來持樂觀自信的心態,再多佈施種善的種子,經過等待 (不知道幾耐會有收成,因為在地政線性的時間(比如一光年)對宇宙來說十分短),相信一定會有一刻 (天地人合一) 時,會順利得不合邏輯,會來得不能想像不能相信的快。
小懵懵,我知道現在是一個好好的時候 (三十出頭黃毛小子) 去學習,去學習身心平衡、健康養生之道、生意成功之道,更要學習如何去愛。


小懵懵,最近在心靈智慧ISP整合靈性心理學(賴柏瑜老師)課堂上,得到了一個有關『如何夢想成真』的覺醒。
原來要成功、財務自由、 夢想成真都離不開『愛』,我們在出生到現在好多時都會與父母頂嘴、爭吵不休、不揪不睬,有的更會憎恨他們。這樣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父母,包括他們古舊的想法,我自己都會覺得父母的想法有時太固執,有的父母的想法有時太煩。呢樣唔準果樣唔準,又或有些父母不負責任,事事推到其他人身上。所有一切一切的,相信你或我都會曾經有過這些想法吧。我自己不得不承認都會有覺得自己的想法比父母更好而不相信他們。他們會煩我們、或想我們做這做那、或給我們自由放縱,但我都深深了解他們是愛我們的,是出於愛的表現,只是有時溝通上或表達上大家觀念上有所出入而已。
其實,我們的自我因此無形間與父母的分離了。樹葉都要樹根給予水分及營養才能好好成長。所以我們要明白父母有些傷害我們的心的行為,可能是他們以前都被人傷害過。我們生起慈悲心去體諒他們,愛他們,尊敬他們,與父母根、祖父母、列祖列宗連繫上,我們就會有支持的力量,列祖列宗的【生命之火】力量,加上【】的力量,就有力量去夢想成真了。

這可參考一行禪師著作 ~ 我可以,愛 ,就會明白點解他們會有這樣的個性。


 節錄部份內容

幾年前,有一個年輕人來到梅村,他對他父親怒不可遏。那時候,梅村的住眾正好在修行慈觀,寫信給與他們相處有困難的人。在《綻放的蓮花》一書中,有一個對五歲小孩修禪觀的練習:把自己當成五歲的小孩,我吸氣。對那五歲的小孩微笑,我呼氣。

   那個五歲的小孩還在你心中,也許你曾經非常痛苦,但,一與那五歲的小孩接觸,慈悲將充盈你的心。五歲的小孩是那的嬌弱,那麼容易受傷。偏偏有許多父 母,沒有用正念來教養小孩,將自己的痛苦和憤怒一股腦兒地發泄到小孩上,結果,才五歲而已,小孩的心已經充滿著恐懼和悲傷。也許,他會試著對他的父母表達 那種感覺,但做父母的卻沒有能力聽。這小的孩子還不知道怎么表達他的痛苦,還在結結巴巴說話時,母親可能就已經打斷他的話了,甚至對他吼叫。嬌嫩的心, 仿佛被潑上了一盆冷颼颼的冰水。做孩子的也許再也不會對父母述說心事,深邃的傷口久久不愈。做父母的一而再,再而三地這么做,終於親子關系嚴重受創。這其 中的起因,便是缺乏正念。如果一個做父親的不知道怎樣控制憤怒,他也許會斷絕與兒子的溝通,做兒子的更可能會終身受苦,變得無法與他的老師、朋友以及他自 己的兒子溝通。

   我請那年輕人,花一個禮拜的時間,把自己觀想成五歲的小孩。然後,我再教他:吸氣,把父親當成五歲的小孩。呼氣,我對那小孩微笑。我們都知道父親成人的 樣子,可是我們都忘了,他也曾是一個容易受傷害的小孩。請修行這項諦觀。如果有所幫助,不妨找出一張父親五歲時的照片,看著那照片。吸氣,呼氣,並對你五 歲的父親微笑。你將明白,父親也和你一樣,心中有傷痕。在那一刻,你“變成”你父親了。

  佛陀講四無量心的時候,會引用梵文薩婆多多耶 (Sabbattataya)一 字,意思是“與一切合而為一”。你和你諦觀的對象合而為一,在這個練習中你變成你父親。如果修行諦觀,你將理解到,你父親五歲的時候,也被他人殘酷的舉止 深深傷害過。若是他在童年受到傷害,可是從未學會轉化那些傷口,很自然地,他會將他的痛苦加到別人身上,連你也無法幸免。親骨肉成了他的痛苦的受害者,就 像他是他父母的痛苦的受害者一般。

  於是,那名年輕人在他梅村的房間桌子上放了一張父親的照片。每次走進房間時,他會凝視父親的眼睛,練習重新認識這名與他形同陌路的人。他微笑著,為那在痛苦中的小孩感到同情。離開房間之前,他會再看一看他父親的照片,正念地呼吸。

   有一天,他寫了一封信給父親,雖說他的父親早已去世。寫到一半時,他忽然感到心胸一開,放下了一副重擔。他明白到父親的痛苦,因此原諒了父親。愛和慈悲 成了內心一股真真切切的能量,與父親重修舊好不再僅僅是願望而已。憤怒這毒素消逝了。這很像舍利弗的禪觀。借著諦觀他人的痛苦,理解痛苦的根源,愛和理解 的大門自然而然大敞。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給小懵懵的信(8)~心隨境轉,境隨心轉

 
小懵懵,最近我聽到一句「境隨心轉」有所悟及體會。
在香港這「繁榮」「地小人多」的大都市裡,人與人之間十分「親近」,你可以看看在地鐵MTR裡人們迫在那擠滿的車廂裡,擠壓得好像原子一樣形成物質。昨日看了一會兒「鏗鏘集~何處是吾家」一時間心中十分不安同有怒火,因為看到政府一路迫趕露宿者的地方,搶奪了他們的私人物品都是「合法」的,十分奇怪。我一方面明白他們有可能會阻礙行人路及令細菌滋生,但同時間十分體諒他們,我心中不禁問:「他們都唔想訓街,邊有人想訓街?他們都係因為沒有房屋住吧。」政府不但不幫忙,反而趕絕,同理心在哪?加上一句「高官僭建就沒事,露宿者沒有地方住訓街就趕絕。什麼道理可言?」真的憤怒了。
我身邊的女朋友不禁問:「香港遲d會唔會沒有房屋住?」我只說了「物極必反!」之後再不想看下去,因為自己感到「心隨境轉」,令自己感同身受,所以不忍看下去,因為太負能量了。
其實,小懵懵,我最近都因為香港的巴士商場狂開大冷氣,那些政府一方面宣稱環保,一方面大量浪費能源 ,十分可笑~加上擠迫的環境令人感到無形的壓力,我不禁問身邊的女朋友:「你喜歡香港嗎?」
明天真的要出去放鬆一下心情,走走看大自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再次「為身心充電」,希望透過大自然的力量,令「境隨心轉」,回復好心情、正能量

看過一篇張雅芳女士寫的文章有關 「心隨境轉,境隨心轉」向大家分享一下。讓我們去學習放下妄執,達致「境隨心轉」的境界,令自己平靜下來。

「六祖壇經」中有一段小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六祖慧能在講經壇上講經時,座下有兩個小沙彌在談天,其中一個小沙彌對著另外一個小沙彌說:「你看,是幡在動。」小沙彌回應道:「不對,應該是風在動。」六祖慧能聽到他們的談話後對著座下的這兩個小沙彌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從以上的這則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每一個凡人的心都是被外在環境所牽動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幾乎都來源於外在因素,看到親朋好友有喜事,我們替他們高興,看到生離死別,我們會傷心流淚,當別人有意或無意激怒我們時,我們會生氣、憤怒甚至惡言相向。當我們替別人高興或悲傷時的心情,這或許可以解釋成有同理心、 同情心或慈悲心,這是比較正面的情緒,不會傷害到對方。但是當我們在生氣時的心情,它是屬於一種負面的情緒,這樣的一種情緒常常造成兩敗俱傷、惡性循環, 以致於雙方面形成心結,而且當我們在生氣時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為人在生氣時身上的肌肉跟血管都會因此而緊繃,此時血液循環受阻,如果一個人常常生氣就將會造成健康的慢性殺手。
其實,如果我們能試著讓自己的情緒不要太過於被外境所影響,時時保持一個心平氣和的心境,當別人冒犯我們時能慈悲以待或理性溝通,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氣好生了,如果每個人都能如此,那必然就可以化解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跟矛盾,這個社會上就會少了許多暴戾之氣,取而 代之的是詳和之氣,進而使人心安定、社會安良、世界和平,一切的環境都將因人心的轉變而變好。其實,心隨境轉與境隨心轉就只是一念之間的智慧,如果每個人都能發揮這一點智慧,那周遭的一切都將變的美好。

 
淨因法師對境隨心轉有可以下的見解得到人氐智慧,亦令人心境平靜下來。
他說到~ 
 
普通人心隨境轉,一顆心很容易受身外之物的影響,情緒隨之而波動。譬如說,在不正確的消費觀鼓動之下,隨著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多。當這種永無休止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時,痛苦由此而生。同樣,當別人講我們不好時,便生氣、難過。因此,受環境左右的心,隨環境之改變,時而焦躁,時而憂心,時而恐懼,時而絕望,當然,有時也會得意忘形。然而其結果都一樣:苦海無邊。

而佛教則認為,一個善良的人,不是身邊沒有令他困擾的人和事,而是取決於他面對困擾時的心態。一個人若能領悟到「境隨心轉」的境界,便會把別人的誤解看成 是磨練自己心智、昇華自己人格的契機,於一念之間,化煩惱為菩提;就能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平常心看淡世間的悲歡離合、炎涼冷熱和成敗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憂的心境自然生起。佛門的這種「境隨心轉」的人生智慧,使得我們能與佛同行,笑對煩惱,即一個人有麻煩時,也能擁有快樂的心境,這才是修行的真功夫。